成都华金科技

夏季总是感觉格外疲倦?从人体生理节律角度解析“夏乏”的形成原理

2025-09-08 18:49:02 浏览次数:0
详细信息

从人体生理节律角度解析“夏乏”的形成原理,需要结合多个生理系统的协同变化。夏季的疲倦感(“夏乏”)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高温、长日照等环境因素触发了人体一系列内在生理节律的适应性调整,这些调整在某些方面会带来能量消耗增加或能量感知降低,从而产生疲劳感。

以下是“夏乏”形成的主要生理节律原理:

体温调节的能量消耗增加与代谢节律变化:

睡眠-觉醒节律(昼夜节律)的干扰:

神经递质与激素节律的变化:

体液与电解质平衡的挑战:

感官输入与能量消耗:

总结:“夏乏”的形成机制

夏季的高温、长日照环境,主要通过对体温调节系统、睡眠-觉醒节律(昼夜节律)和关键神经内分泌系统(褪黑素、血清素、多巴胺、皮质醇等)的显著影响,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变化:

能量消耗剧增: 为散热消耗大量能量。 能量感知与供给受限: 核心恢复机制受损: 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时长缩短、深度睡眠减少),身体和大脑得不到充分修复。 神经内分泌稳态失衡: 影响活力、情绪、动力和清醒度的关键激素(血清素、多巴胺)和调节节律的激素(褪黑素、皮质醇)分泌节律被打乱。

这些因素协同作用,最终表现为夏季特有的、持续性的疲倦感、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和动力不足,即“夏乏”。这是一种人体在应对特殊环境压力时产生的、以降低活动水平(感觉疲劳)为代价的适应性生理反应

如何缓解?

理解原理后,缓解夏乏的策略就更有针对性:

认识到“夏乏”是身体在特定环境下的正常反应,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就能有效减轻其带来的不适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