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年限和报废年限),并且需要定期检查与维护,以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可靠工作。忽视这点可能导致灭火器失效,甚至发生危险(如内部压力过高导致爆炸)。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科普指南:
一、灭火器的“保质期” - 使用年限与报废年限
灭火器不是永久有效的设备,其有效性受限于内部灭火剂的稳定性、容器(钢瓶)的耐压性和腐蚀情况、以及阀门等部件的可靠性。不同类型灭火器的报废年限不同(依据中国国家标准《灭火器维修》GA95-2015):
水基型灭火器(水型、泡沫型):
- 出厂满6年: 必须进行首次维修(水压试验和重新充装)。
- 报废年限: 出厂满6年后,每隔2年需维修一次。无论是否使用过,出厂满12年必须强制报废。
- 注意: 如果日常检查或维修时发现严重问题,可能提前报废。
干粉灭火器(ABC、BC类):
- 出厂满5年: 必须进行首次维修(水压试验和重新充装)。
- 报废年限: 出厂满5年后,每隔2年需维修一次。无论是否使用过,出厂满10年必须强制报废。
- 注意: 如果日常检查或维修时发现严重问题,可能提前报废。
洁净气体灭火器(如七氟丙烷):
- 报废年限: 出厂满10年必须强制报废。
- 维修周期: 通常出厂满5年需进行首次维修(检查、充装),之后根据制造商建议或每2年进行一次。
二氧化碳灭火器:
- 出厂满5年: 必须进行首次维修(水压试验和重新充装)。
- 报废年限: 出厂满5年后,每隔2年需维修一次。无论是否使用过,出厂满12年必须强制报废。
- 注意: 二氧化碳灭火器没有压力表,日常检查主要看重量和外观。
重要提示
- “出厂日期”是关键: 所有年限都是从灭火器筒体上标注的出厂日期开始计算。这个日期通常刻印或打印在筒体肩部或底部。
- “首次维修”是强制要求: 干粉/水基/二氧化碳在出厂满5年或6年时,即使压力正常、外观完好、从未使用过,也必须送到有资质的维修机构进行首次维修(水压试验和重新充装)。
- “报废年限”是硬性规定: 达到规定年限,无论状态如何,必须强制报废,不得再维修使用。
- 提前报废的情况: 在日常检查、年检或维修过程中,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即使未到年限也应立即报废:
- 筒体严重锈蚀(锈蚀面积大于等于筒体总面积的1/3)。
- 筒体明显变形。
- 筒体被火烧过。
- 没有生产厂家名称和出厂日期(或无法识别)。
- 由不合法的维修机构维修过。
- 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
二、定期检查与维护的详细步骤
仅仅知道年限还不够,日常的检查和定期的专业维护至关重要。
(一) 日常/月度检查 (可由用户或单位安全员进行)
检查放置位置:
- 是否放置在规定位置,易于取用,不会被物品阻挡。
- 灭火器箱是否上锁(不应上锁)。
- 是否放置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通常-10°C至+55°C)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雨淋、潮湿、强腐蚀性环境。
- 挂钩、托架是否牢固。
检查压力表/指示器:
- (针对有压力表的灭火器:干粉、水基、洁净气体) 观察压力表指针位置:
- 绿色区域: 压力正常。
- 红色区域(偏低): 压力不足! 需要立即送修或更换。
- 红色区域(偏高)/黄色区域: 压力过高! 非常危险! 需要立即停止使用,放置在安全区域,并联系专业人员处理(切勿自行排放或拆卸!)。
- (针对二氧化碳灭火器) 没有压力表,需要称重。检查总重量是否与筒体上标注的灭火剂重量+空瓶重量一致(或查看称重检查标签)。如果重量明显减轻(通常减少10%或以上),说明泄漏,需立即送修。
检查铅封和保险销:
- 铅封是否完好无损?铅封断裂可能表示灭火器被使用过或误操作过。
- 保险销是否完好,插在正确位置?没有弯曲或断裂?
检查外观:
- 筒体是否有明显锈蚀、变形、磕碰凹坑、划痕(特别是深划痕)?
- 喷嘴或喷射软管是否堵塞、开裂、老化?
- 压把、提把等金属部件是否有严重锈蚀影响操作?
- 铭牌是否清晰可辨(包含灭火剂类型、灭火级别、使用方法、出厂日期、生产厂家等)?
- 是否有维修合格证和检查标签(应贴在筒体上)?
检查生产日期/上次维修日期:
记录: 每次检查后应做简单记录(日期、检查人、状态是否正常)。
(二) 年度检查 (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维修机构进行)
- 每年至少一次,将灭火器送到具备GA95-2015规定资质的维修机构进行专业检查。检查内容比日常检查更深入,通常包括:
- 拆卸检查:检查内部灭火剂是否有结块(干粉)、沉淀、污染、变质。
- 称重检查(所有类型):确认灭火剂充装量是否符合要求。
- 强度试验(水压试验):对筒体进行水压试验,检查其承压能力(通常在首次维修和之后的定期维修时进行)。
- 阀门、密封件、压力表等关键部件的检查和更换。
- 筒体外观的详细检查(锈蚀、变形等)。
- 重新充装合格的灭火剂和驱动气体(氮气等)。
- 重新进行气密性试验。
- 喷筒/软管等部件的检查或更换。
- 维修机构会出具维修合格证,并贴在筒体上,注明维修日期、维修机构、下次维修日期/报废日期。
(三) 维修与再充装
- 当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如压力不足、泄漏)、或达到规定的维修年限、或年度检查需要时,必须送专业机构维修。
- 维修不等于简单充装! 必须包括拆卸、检查、更换损坏部件、水压试验(按规定周期)、气密性试验等完整流程。
- 维修后必须贴上维修合格证。
- 严禁私自拆卸、维修、充装灭火器! 这非常危险且违法。
三、灭火器报废处理
- 达到报废年限或经检查判定需要报废的灭火器,必须进行报废处理。
- 报废应由有资质的维修机构或专门的回收处理单位进行。
- 严禁随意丢弃! 灭火器内可能有压力,随意丢弃或处理不当(如焚烧、砸毁)可能导致爆炸或环境污染(特别是洁净气体、泡沫灭火剂)。
- 报废处理通常包括:在安全环境下完全释放压力、排空灭火剂(按环保要求处理)、对筒体进行破坏性处理(如压扁、钻孔)使其无法再次使用。
四、重要安全警示
压力危险: 灭火器是压力容器。
切勿对压力异常的灭火器(尤其压力过高)进行敲打、撞击、加热或自行拆卸! 这可能导致爆炸伤人。应立即隔离并通知专业人员。
过期/失效风险: 超过使用年限或未按规定维护的灭火器,在火灾时可能无法喷射、喷射时间短、喷射距离不足,甚至可能发生筒体爆裂,完全失去作用并造成二次伤害。
专业操作: 检查、维修、报废都必须由持有合法资质的机构进行。
认识标志: 学会识别灭火器上的关键信息:灭火剂类型、灭火级别、使用方法、
出厂日期、维修日期、报废日期。
总结表:不同类型灭火器关键期限
灭火器类型
首次维修年限 (出厂后)
后续维修周期 (首次维修后)
强制报废年限 (出厂后)
压力指示方式
水基型
6年
每2年
12年
压力表 (绿区正常)
干粉型
5年
每2年
10年
压力表 (绿区正常)
洁净气体型
通常5年 (按厂家建议)
按厂家建议 (通常每2年)
10年
压力表 (绿区正常)
二氧化碳型
5年
每2年
12年
称重
记住:定期检查是保障,到期维修是必须,强制报废要牢记! 为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负责,请务必重视灭火器的“保质期”和日常维护。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