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华金科技

眼睛为什么能“自动对焦”?晶状体和睫状肌的协作机制大揭秘

2025-08-02 13:42:01 浏览次数:0
详细信息

晶状体形状的可变性和睫状肌对它的精确控制。这被称为视觉调节。下面详细揭秘它们的协作机制:

核心部件 晶状体: 眼睛内部一个透明、双凸、有弹性的“透镜”。它的主要功能是折射光线,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它的弯曲度(曲率)决定了其屈光力(聚焦能力)睫状肌: 位于晶状体周围的一圈环形平滑肌(睫状体的一部分)。它是调节过程的“发动机”悬韧带: 一组非常细小但坚韧的纤维,像“吊索”一样连接在睫状体边缘和晶状体的赤道部(边缘)周围。它们的作用是传递张力。 协作机制:看远 vs 看近 1. 看远处物体(睫状肌放松) 2. 看近处物体(睫状肌收缩) 关键点总结 类比相机对焦

所以,眼睛的“自动对焦”本质上是一个精密的生物力学-光学反馈系统:大脑接收模糊信号 -> 控制睫状肌收缩/放松 -> 改变悬韧带张力 -> 晶状体弹性变形改变曲率 -> 改变屈光力 -> 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 清晰成像。睫状肌和晶状体(通过悬韧带连接)的完美协作,让我们能够瞬间看清从远山到书页上的文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