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类型 富士山属于层状火山(复式火山),由熔岩流、火山灰、火山渣等喷发物层层堆积形成锥形山体。其基底直径约50公里,山顶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
地质结构
熔岩与火山碎屑物
特殊地貌
富士山有文字记载的喷发始于8世纪,共确认17次喷发(其中3次大规模),最后一次为1707年:
注:约3000-3500年前曾发生更剧烈的"御殿场岩屑崩落",导致山体大规模滑坡,但无文字记载。
休眠火山定义 富士山自1707年后未再喷发,但地下仍有岩浆活动(如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监测到岩浆膨胀),故被归类为休眠火山(非死火山)。
现代监测与预警
富士山的地质本质是以玄武岩为主的层状活火山,其休眠状态下的宁静掩盖了历史上的剧烈喷发(如宝永大喷发)。现代科技虽能监测预警,但面对未知的喷发时间表,理解其地质历史与潜在风险,对日本及全球防灾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喷发的地质证据或监测技术细节,可提供延伸资料。